首 页新闻中心校园动态正文

港澳台学生参加“启航计划”国情考察活动

来源:点击数:次  发布人: 更新时间:2021-10-26 15:31:31

金秋时节,层林尽染,美景如画。学校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于10月20日组织港澳台学生赴司马台长城和古北水镇开展“启航计划”国情考察活动,共有34名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司马台长城是在北齐长城的基础上修筑的,属明代“九镇”中蓟镇古北路所辖。司马台山势陡峭,地势险峻,易守难攻,以险、密、齐、巧、全五大特点著称于世。明万历年间,为加强京城北部门户的防御力量,蓟镇总兵戚继光和总督谭纶率兵进行了重点整修,极大地完善了防御体系,有效抵御了北边游牧民族的入侵,对保障长城以南农业生产、经济贸易和社会安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学们登上司马台长城合影



登长城与下长城


登上长城的同学们被汉民族抵御外来侵略的决心与毅力所震撼,感受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与文化底蕴,作为中华儿女感到由衷的骄傲与自豪。第一次来到长城的同学们更加激动,无法想象古人在地势陡峭的山脊上筑起了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大家纷纷拿出相机,在饱经沧桑的长城墙体、烽火台处拍照留念,近距离感受长城的古韵与历史风貌。

从长城下来便是古北水镇,这里以明清及民国风格的山地四合院建筑为主,兼具江南水乡韵味。如果说建筑是古北水镇的风骨,那么文化则是古北水镇的灵魂。古北水镇以长城本体保护为基础,借助北方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及民俗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格局。波澜壮阔的北国风光、磅礴大气的华夏文化、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在此聚合。既固守中国传统文化之核,又能在“活态”保护中推陈出新,古北水镇创造性的实现了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活化”和创新。来自港澳台地区的同学们被这种独特的文化生态所吸引,不少同学提出这就是“文化+产业”的典型代表,历史与现代共振,开启了文化传承保护、创意创新的新模式。


同学们在古北水镇合影


本次活动不仅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产业开发现状,加深了对国情的认知,也促进了港澳台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友谊。

吴昭仪:整个活动下来感触最深的就是长城的宏伟壮阔。长城作为古建筑的代表,每块砖都彰显着浓厚的历史底蕴,而我站在上面俯视祖国山河有种无法用言语形容的震撼。当然,“不到长城非好汉”说的一点也没错,因为它能让不恐高的人恐高,路之难让我感慨古人的坚强和勇猛。但古北水镇给我的感觉完全相反,它虽然不是真正的江南水乡,但却拥有水乡的清幽恬淡柔和,每一处都是一景一画。二者相辅相成,形成了独特的风景线。

陈紫嫣:通过此次文化考察活动,我如愿以偿饱览了中华民族古老的风光,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爬长城的过程,从小到大都只是从书本上看长城,现在回想起来觉得一切都很不可思议!长城的路很陡,并不好走,一身轻便的我们都走得非常艰辛,难以想象古人是如何把这些砖块和条石搬运到山上的,一手一脚修好这一坐长城。长城真的很壮丽,在山顶上蜿蜒盘旋,伴随着一天的完结—日落,随手一拍都是道靓丽的风景。长城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光辉灿烂的历史瑰宝。

邓心怡:这次的实践活动我们去了司马台长城,参观了古镇,一路上收获满满。没有爬过长城就不知道长城有多宏伟壮观,当我坐缆车登上长城时,我被眼前壮丽的景色所震撼,那一刻我深深地明白为什么我们的祖辈会不顾一切坚定地守护着我们的祖国,他们用自己的血肉垒起脚下的长城,保护着城下的人民和美丽的大地。从长城下来的路上,那一路陡峭的阶梯让我无比敬佩,在没有先进工具的古代,那些建长城的人要经历多少苦建起如此壮观的长城啊!晚上在长城下的古镇走着,远处的长城在夜晚发着光,像夜空中的银河一样,我们今天的安乐生活,是祖辈们千辛万苦保护下来的,感恩祖国,希望祖国越来越繁荣昌盛!

劳雪宁:司马台长城并以险、密、齐、巧、全五大特点称着于世,在昨天的游览中,我也亲身感受到了他的雄伟、壮观与险峻。顺着陡峭的山路往上爬,已经累的汗流浃背,远远望去,台阶好像一个比一个陡,不禁让我想起当年的人们修建起长城的艰难,哪怕是在现代,如此浩大的工程也是不易完成。如今让恐高的我走在修好的道路上往上爬,觉得累不说,还十分险峻,往山脚下看,总让我背后发凉、不寒而栗。上到了高处的烽火台,一览群山,又看到了长城的磅礴气势,顿时也心生敬仰,深深感受到自强不息的长城精神。说到整个旅途中最大的收获,莫过于结识一群勇敢的同学们,女生们都互相鼓励扶持着,男生们也一直帮助照顾着我们,让我心里很是温暖。最后更感谢老师们的策划与照顾,让我对长城有了新的认知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