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搭建知识创新平台,聚焦热门学科领域,我校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拟在2023年寒假期间继续邀请海外知名院校教授和专家开展PBL交叉学科线上课程,培养和提升项目学生的专业学科综合能力。课程报名通知如下:
一、课程介绍
1、课程设置和拟邀请师资
序号 |
课程名称 |
授课专家 |
所在高校 |
学科交叉 |
1 |
自然语言处理与网络舆情监控 |
Dr. P.K |
俄亥俄州立大学 |
语言学+计算机+数学 |
2 |
人工智能与云计算 |
Prof. M.M |
麦吉尔大学 |
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 |
3 |
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机器人设计 |
Prof. J.F |
纽约大学 |
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 |
4 |
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产业 |
Prof. R.R |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
人工智能+公共卫生 |
5 |
数据科学与商业分析 |
Prof. N.Z |
弗吉尼亚大学 |
数据科学+商科 |
6 |
大数据与城市规划:节能建筑及能源系统设计 |
Dr. D. M |
伦敦大学学院 |
计算机+城市规划 |
7 |
数字经济与整合营销 |
Dr. D. A C |
莱斯大学 |
计算机科学+商科 |
8 |
数据科学在大数据金融行业中的应用 |
Dr. Md. M |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 |
数据科学+商科 |
9 |
5G与无线通讯技术 |
Prof. T. R |
爱丁堡大学 |
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 |
10 |
元宇宙时代的区块链与信息安全构建 |
Prof. J. F |
纽约大学 |
计算机科学+网络工程 |
11 |
媒体艺术与社会性别 |
Prof. W. J. D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
社会学+传媒 |
12 |
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教育数字化转型 |
Prof. A. L |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
教育学+人工智能 |
13 |
现代农业与生物质能源研究 |
Prof. P. S |
昆士兰大学 |
农业工程+环境科学 |
14 |
压力情绪健康管理和心理认知 |
Prof. K. S. M |
墨尔本大学 |
心理学+教育学 |
15 |
数字经济与智能金融 |
Dr. D. A. C |
莱斯大学 |
计算机科学+商科 |
16 |
大数据时代下大众传播策略 |
Prof. A. M |
维克森林大学 |
传媒+计算机科学 |
17 |
体育经济与市场营销 |
Prof. M. D |
巴黎萨克雷大学 |
体育+商科 |
18 |
创新实践与领导力 |
Prof. D. A |
香港中文大学 |
经济+战略管理 |
19 |
能源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
Prof. X. F |
爱丁堡大学 |
环境工程+经济学 |
20 |
金融市场与法律监管的机遇与挑战 |
Dr. G. U |
哥伦比亚大学 |
商科+法律 |
21 |
基于社会学习、公平与发展的教育心理学 |
Prof. G. M |
伦敦大学学院 |
心理+教育 |
22 |
新信息时代下的人际关系传播的思考 |
Prof. A. M |
维克森林大学 |
传媒+信息技术 |
23 |
博弈论分析与实践:以全球环境问题为例 |
Prof L. L |
伦敦大学学院 |
经济+环境科学 |
24 |
人类发展中的文化记忆与创意设计 |
Prof A. Y |
曼彻斯特大学 |
人类学+文化管理 |
25 |
以游戏为例:概率与统计的应用与探索 |
Prof A. L |
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 |
数学+统计 |
2.时间安排:2023年1月28日-2023年2月12日
周期 |
时间 |
课程内容设置 |
课时 |
第一周 学习指南 教授及助教辅导 |
1.28 周六 |
什么是PBL教学方法 |
1 |
1.28 周六 |
PBL教学的常见形式
|
1 |
1.29 周日 |
教授课-1 交叉学科PBL课程设计及知识点学习 |
3 |
1.30 周一 |
助教课-1 知识点查漏补缺 |
2 |
1.31 周二 |
教授课-2 制定小组项目方向 |
3 |
第二周 教授及助教辅导 |
2.1 周三 |
助教课-2 知识点查漏补缺 |
2 |
2.2 周四 |
教授课-3 交叉学科课程知识学习 |
3 |
2.3 周五 |
助教课-3 知识点查漏补缺&跟进小组项目调研进度 |
2 |
2.4 周六 |
教授课-4 互动与项目设计跟进答疑 |
1.5 |
2.6 周一 |
助教课-4 跟进小组项目调研进度 |
2 |
2.7 周二 |
教授课-5 交叉学科课程知识点学习 |
2 |
第三周 教授及助教辅导 未来展望 |
2.8 周三 |
助教课-5 跟进小组项目调研进度 |
2 |
2.9 周四 |
教授课-6 交叉学科课程知识点学习 |
2 |
2.10 周五 |
助教课-6 知识点查漏补缺&指导小组项目成果展示 |
2 |
2.11 周六 |
教授课-7 教授点评小组项目成果 |
1.5 |
2.12 周日 |
升学与就业方向展望 |
1 |
2.12 周日 |
个人规划及发展建议 |
1 |
总课时 |
|
32 |
3. 课程形式:通过线上平台开展,录播学习与直播互动相结合的方式
4. 考核方式:考勤20%+课后练习60%(共分6次,每次练习总成绩占比10%)+个人作业(科研报告)20%,具体以课程方要求为准
课程收获:
(1)按项目要求完成课程学习并取得合格成绩的学生,可获得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颁发的电子版课程证书。
(2)根据课程所学内容,独立完成一篇项目科研报告。
(3)可在项目科研报告的基础上,选择参与英文国际会议论文刊发辅导增值服务,发表国际会议论文。
二、报名要求
1.全日制在读的中国籍学生。
2.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人文素养和人文交流能力,无违法违纪记录,自觉维护国家形象。
3.具备流利的英语听说能力:建议雅思6分或托福85分以上,如未参加托雅考试,英语四级580分,六级550分以上,口语听力流利者。
4.成绩要求:建议成绩达到GPA 3.0以上(百分制80分以上)。
5.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
6.具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良好的团队意识与协作能力。
7.本科生、研究生均可报名。
三、报名时间、流程和名额
1. 2022年12月26日24点前,满足报名条件的我校学生通过以下链接报名。https://jinshuju.net/f/vmoe89
过期无法报名。
2. 寒假PBL课程全校共50个名额,按照报名顺序先到先得。
3. 报名学生每人限选1门课程。
四、其他事项
1.寒假PBL课程不计入我校学生成绩单。
2.课程不需学生承担任何费用。
3.参与过往年或暑期PBL课程的学生也可报名,但不能选择已学过的课程。
4.报名学生需认真完成课程学习,课程学习成绩将在课程方平台留有成绩记录。